笔趣阁H - 综合其他 - 龙兴华夏在线阅读 -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底下最坏的人

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底下最坏的人

击骆秉璋,便上奏朝廷参劾左宗棠横行不法。在这个左宗棠可以说等于要掉脑袋的时刻,恰好当值南书房的郭嵩焘听到了消息,立刻四处求援,并请求同值南书房的潘祖荫上奏求情郭不亲自出马是为了避嫌,潘祖荫力陈左宗棠任幕府时的“实干”,并称“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,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。”经过郭嵩焘在内的湘军集团的不懈努力,左宗棠不但成功的逃过一劫。并且被授以四品衔,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,从而正式走上了建功立业的道路。这是左宗棠命运与事业的转折点,郭嵩焘可以说功不可没。郭嵩焘对这一事件做出的果断而富有见地的第一反应,不但使左宗棠脱离了杀身之祸,而且使左宗棠步入了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建功立业的康庄大道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郭嵩焘对左宗棠有着救命之恩,左宗棠自己也承认:“……郭筠仙与我交谊稍深,……此谊非近人所有。”

    郭、左二人因同乡而结识为友。由于时局的发展而成为至交,同时还是属于同一军事政治集团湘军的盟友,这样的关系本来应该是坚如磐石,但谁也没曾想到。二人的关系后来竟然到了绝交的地步。

    同治四年1865年郭嵩焘署理广东巡抚,被筹饷、治军、内政搞得筋疲力尽的时候,左宗棠率军入闽,追剿太平军余部汪海洋部和李世贤部。尽管最后二人合作剿灭了太平军余部。但二人的私交却因此决裂。

    郭左二人的芥蒂始于同治四年三月,太平军余部进入闽南漳州,对浙江和广东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。当时左宗棠所部驻防于闽省东北,由于太平军转进江西的去路已然被截断,太平军及可能入粤,作为广东省百姓衣食父母的郭嵩焘忧心如焚,派人去请淮军的郭松林部和杨鼎新部由海道前往广东协防。而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为了防范太平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