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章
有两位女夫子,只一位男夫子。 这让镇上乡里一些守旧迂腐的乡绅、读书人很是不满,更别提县城里,那些自诩高门大户规矩体面的富贵人家,听闻之后对这三里河的村学很是不屑。 但这风向在知县徐兴哲大人去往村庆,还携妻带子,尤是在知县大人家的少爷千金都参与到其中来后,就大为转变了。 有夸这村学是开创先河,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;有夸这村学的哥儿女孩精神饱满,真真水灵秀敏的。 有夸这三里河村人杰地灵,出了雷栗和周毅这么出类拔萃的人物;还有夸知县大人慧眼识珠的…… 雷栗在县城的名气原本就不小,这下更是成了风头上的人物了。 他的“一家”系列门店都成了县城贵人的心头好,再者知县大人的青眼有加,又同中川蒙家交情匪浅,这名气能不大才怪呢。 但雷栗到底是乡下村里泥腿子出身,还是个哥儿当家,县城那些自觉有头有脸身份尊贵,又不是做商贾的人家,就对他不是那么看得上眼。 早几年知道雷栗和周毅在村里搞了个四不像的村学,这些“有头有脸的人物”私底下还甚是轻蔑,说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,没有一点规矩。 只有三里河村周边的小老百姓是真心敬佩雷栗和周毅,羡慕村里孩子能念书,哥儿女孩还是免费上学。 甚至有托关系想让自家孩子来村学念的。 村里人谁没有几个亲戚?亲戚求上门了,带着孩子又抹泪又诉苦又威逼的,这村学是让他们进还是不让? 当然不让。 村学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自己村里的孩子,别的村孩子也收了,那镇上的呢?从县城过来的孩子呢? 村学可是汉子学生只用一半的学费,这学费还特别低,而哥儿女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