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
一亩田多50斤。 交了百分之十的税收,也能多出近45斤的米来,够一个成年汉子吃一个多月,哥儿吃的少能吃俩月。 “喔……” 周毅恍然大悟,然后又注意到一个点,“县城的新米确实挺贵的,在镇集才卖三文五一斤。” “卖是贵,收就廉价多了,要是官衙收才三文钱。” 雷栗撇了撇嘴说,“县城米铺陈一年的米也是卖三文钱,不过县衙收的多,给钱又快,也有些田地大户会卖给县衙。” “米铺收是四文钱一斤,但收不了这么多新米,还可能拖钱不给。” 雷栗和周毅说话的间隙,村长和村里的农户已经跟雷大山聊上了种田经。 虽然稻鱼鸭共生系统是周毅提出来的,但具体的cao作实施人是雷大山,也是他一直照顾水田,所以细节他最清楚。 “对了,那些鸭子和鱼你想什么时候卖掉?” 周毅问雷栗,“放在田里还得喂,现在卖了省时省力,或者拿回店里做菜,就不用买rou了。” “鸭子再养大一点。” 雷栗想了想,说,“鱼就问一下乡亲们有没有要的,要的就便宜卖了,不卖咱就店里做菜。” 稻田鱼是鲤鱼。 刺相对较少,rou质也比较鲜美,村里喜欢吃的人很多,但炖枸杞叶汤,还是大鱼头搭豆腐更好吃。 所以雷栗老是说周毅败家,明明自家就有鱼,还特地去买鱼头煮,说鲤鱼刺小又多,怕他划到喉咙…… 他都多大人了? 吃条鱼还能刺到自己? 下午雷栗和周毅就回县城了,带着四袋新米和两桶稻田鱼。 鱼是卖给村里后剩下的。 雷大山和柳叶儿留在村里照看家里和田地,跟村里的农户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