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章 教育强国啊
不仅证实了李铬的猜测,还说出一番让他耳目一新的道理,那感觉就象醍醐灌顶,李铬异常兴奋道:“刘兄,你这话我闻所未闻,听所未听,挺新鲜,也在理,我能遇到你,真是三生有幸。” 刘铭华笑道:“李兄过奖了,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,不入李兄法眼。” “如此高明的道理,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听到一回呢,刘兄真是谦谦君子。”李铬对刘铭华是赞不绝口。 刘铭华微笑着摇头,问出一个很关心的问题:“李兄,你如此关注这些问题,也不怕给人笑话?” 在刘铭华的印象中,唐朝依然是以诗书为主进行教育,其教育目的就是为朝廷培养官员,李铬专心于“杂学”,在国子监恐怕无立足之地。 长孙嘉庆呵呵一笑,代李铬回答:“铭华有所不知,国子监不比其地方,有问题可以问,有想法可以说,即使错了,也不会给人笑话。不过象李兄这等人,国子监虽有上千号人,也只有这么一个了。我们虽然暗地里称他疯子,见了面取笑一通,也没有瞧不起他的意思,这毕竟是他的爱好。” 那几个学子齐声附和:“是呀,长孙兄说得对极。在国子监,并不是一心务诗书,还可以学学杂学,只要有兴趣格物也可以学。” 唐朝最高学府竟然鼓励学子从事“课外学习”,刘铭华无论如也是想不到,轻轻击掌赞道:“真是难得呀!你们就不怕误了前程?” “怎么了,刘兄?你也为我担心了?”李铬轻笑一声,不以为意:“只要不担误了功课,就是学再多的杂学也没关系。” 唐朝国子监在教学内容和课目的设置上并没有规定死,更不会进行填鸭式的教育,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,给生员以很大的选择性,生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。